首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達成“武漢共識”
△《人民法院報》2022年11月30日第01版
11月25日,首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在武漢閉幕。論壇通過了《長江司法保護武漢共識》,提出探索構建長江流域一體化司法保護機制,通過審理長江保護相關案件,大力促進長江流域綠水青山的“生態顏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數”同步提升。
“武漢共識”提出,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堅決筑牢長江保護的司法屏障。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立足司法審判職能,共同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障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推進長江流域綠色低碳發展;要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依法嚴懲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充分救濟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民事權益,支持并監督環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合理發揮環境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作用;要加強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修復基地建設,積極適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等責任承擔方式,探索“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模式。
在探索構建長江流域一體化司法保護機制方面,“武漢共識”強調,完善長江流域法院司法協作機制建設,有效發揮信息化手段在立案、審判、執行中的智慧效應,提升跨域環境訴訟服務能力;強化全流域系統保護,完善以流域、湖域等生態功能區為單位的環境資源案件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制度;加強長江流域內公檢法司以及政府法治部門、行政執法機關、流域管理機構之間的協調聯動,搭建委托送達、委托取證、委托執行和信息共享平臺。
首屆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由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長江海商法學會、武漢大學法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理論研究(武漢大學)基地共同舉辦。最高人民法院,長江流域沿線法院、檢察院負責人,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圍繞長江大保護開展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