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公里的黃金軌道:把握時代脈搏 實現差異發展
在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交匯處,一列列呼嘯而過的中歐班列正勾勒出新時代湖北發展的壯美藍圖。在湖北全力構建“軌道上的湖北”,深度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進程中,武鐵中院強化支點意識,找準發展定位,充分發揮審判職能,通過系列創新舉措與積極作為,差異化體現鐵路法院的特色優勢,全力護航“軌道上的湖北”。近日,武鐵中院召開黨組擴大會,專題傳達貫徹全省“新春第一會”精神,謀劃部署2025年工作思路,為更好提升支點的開放輻射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營造安全穩定環境,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
筑牢安全穩定防線
守護鋼鐵動脈上的平安密碼
主動對接《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湖北省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打擊侵害鐵路物資、損害鐵路設備、危害鐵路建設秩序等危害鐵路安全重大犯罪,及涉網絡電信詐騙犯罪等新型及多發犯罪,保護鐵路旅客生命健康安全,解決鐵路安全領域突出問題,以刑事司法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建設助推九州通衢,推動平安鐵路法治建設。
深耕交通運輸司法
架設法治護航的黃金通道
圍繞“七大戰略”,特別是圍繞“大力實施樞紐提能戰略”,打造“鐵法護航”工程,妥善審理傳統涉鐵糾紛和運輸合同糾紛案件,為加快建設“軌道上的湖北”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建立與中歐班列物流服務有關的新型、疑難案件提級管轄機制,審理好涉中歐班列國際鐵路運輸等系列案件,提煉裁判規則,深化精品審判戰略,做強行業司法調研,為行業糾紛解決樹立標桿。在服務“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中主動作為,深入開展運輸合同、多式聯運、運單物權化等問題調研。聚焦全省法院“抬升營商環境標桿 服務保障支點建設”專項行動方案,實現降低物流成本、運輸成本、法律風險三個目標,持續推動司法降本增效。
護航鐵路重大項目
按下建設的法治“快進鍵”
我省目前已建成鐵路里程6000公里,“十四五”及中長期規劃鐵路建設項目約3000公里,主動對接作為國家中長期鐵路網“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通道和省委、省政府推進的全省重要高鐵項目之一的“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等重點項目,設立法治服務工作站,定期開展線下走訪、巡回審判、法治宣講活動,護航沿江高鐵建設高質量發展。妥善審理涉沿江高鐵建設的涉鐵糾紛,圍繞司法服務保障長江沿岸鐵路建設運營路徑開展調研,積極為法治服務長江沿岸鐵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提供司法智慧,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推進“強基提能”工程,
鍛造司法服務保障“硬實力”
聚焦保障服務,著力支點建設,樹優賦能,提質增效,做到極致辦案,點燃主業。圍繞“少而快、少而精、少而優”的目標,厚積薄發,著力從庭審駕馭、文書寫作、調查研究、科技應用等方面提升執法辦案能力,以“強素質、提技能、礪精兵”為抓手,開展全員參與的全覆蓋崗位練兵、全要素技能競賽、全條線案件評查。推進“鐵法青藍”后備人才培育,加快培養審判執行領域的行家能手,力爭早日實現全省青年審判業務專家破零。在學習強能、實踐提能、落實賦能中全面提升干部勇擔重任、善作善成的能力素質。
鐵肩擔道義。支點建設的征程已然開啟,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武鐵兩級法院當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務實勁,“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堅韌心,錨定“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目標定位,練就善作善成的硬本領,在萬里鐵道線上續寫司法為民的新答卷,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貢獻武鐵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