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強班子、改善設施、爭取資金,省法院打出“組合拳”
——以絕不放手的韌勁補強薄弱法院短板
湖北日報2024年6月20日第07版
5月,省法院赴孝感市孝南區法院調研督導薄弱基層法院建設工作。
“主要問題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突破的重點是什么?要心中有數。”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確定全國首批106個薄弱基層法院,我省孝感市孝南區人民法院、隨州市曾都區人民法院、十堰市茅箭區人民法院被列入名單中。
5月以來,省法院主要負責人帶隊展開密集走訪調研,持續督導3家基層法院補強短板弱項,提升工作質效。每到一處,必找問題、查原因、出實招,明晰“脫薄”目標,找準“脫薄”路徑。
“一院一檔”對癥治薄
何謂薄弱法院?
省法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薄弱法院是指整體工作相對偏弱、在本地區綜合考核中長期落后、依靠自身力量短期難以改觀、需要上級法院重點幫扶指導的基層法院。
湖北有上百個基層法院,基礎不同,發展水平也不同。
早在2022年,省法院就對全省13個市州中級法院、4個直屬法院開展拉練檢查。
拉練檢查采取“自我查擺+評議監督”方式,邀請當地黨委及其政法委、人大常委會及其監察司法委員會全程參與,對中基層法院工作全面“體檢”、精準“畫像”,初步摸清基層法院短板弱項。
通過排查檢視,15個基層法院被確定為全省首批薄弱基層法院。
怎樣幫助這些相對落后的基層法院“趕上來”?
2023年起,省法院陸續出臺《院領導聯系基層法院工作辦法》《關于對執行工作質效落后法院實行重點管理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建立起長效化聯系幫扶工作機制。
根據相關工作要求,省法院院領導、廳級干部分別對口聯系一個薄弱基層法院。聯系期內,通過調研摸底、定期下沉、組織協調等方式,幫助基層法院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有效補強短板弱項,對口聯系工作情況納入領導干部年度述職述廉內容。
抓基層要對路,攻“脫薄”要對癥。
省法院要求,建立薄弱基層法院“一院一檔”管理制度,逐院列明問題清單、任務清單、整改清單,定期了解薄弱基層法院工作進展情況。
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每半年召開一次專題總結會,對“脫薄”工作定期檢視評估,確保實現薄弱基層法院“突出問題得到實質性解決,短板弱項得到有效補強,內部管理機制逐步健全完善,政治、業務特別是班子、隊伍建設整體上有明顯改觀”的目標。
截至目前,省法院院領導、廳級干部先后深入15個薄弱基層法院開展調研35次,與當地黨委、政府部門溝通對接、爭取支持23次,聽取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的意見建議34人次,不斷厘清“脫薄”思路。
補強薄弱法院短板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薄弱法院,到底薄弱在哪里?
“主要還是在主觀方面,審判理念、審判管理與現代化要求之間有差距,從嚴管院治警不夠,司法能力不足。”隨州市曾都區法院有關負責人坦言。
曾都區是隨州主城區,在硬件設施相對薄弱的情況下,曾都區法院案件量在全市占比40%。
辦案壓力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格外重要。
“關鍵少數”作用發揮不充分、從嚴管院治警不夠,是曾都區法院司法能力建設滯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薄弱法院存在的普遍問題。
省法院梳理認為,薄弱基層法院與先進法院的差距,關鍵在于班子建設問題。
為此,省法院充分發揮干部協管職能,督促指導薄弱基層法院配齊配強院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通過提拔、輪崗等方式,調整優化干部結構,協助薄弱基層法院所在地組織部門選拔6名年輕干部擔任法院院長,推動薄弱基層法院常務副職配備及任職十年以上班子成員輪崗交流。
同時,加大年輕干部培養力度,加強薄弱基層法院領導班子和干部梯隊建設,增強隊伍活力。
在省法院的幫助下,咸寧市通山縣法院新增1名90后院領導,該院70名政法編干警中,80后干警56人,占比80%,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成為咸寧中院轄區人員結構最年輕的基層法院。
基礎設施薄弱、經費保障不足,則是制約基層法院發展的主要客觀原因。
省法院出臺完善省以下法院經費保障機制等文件,積極與薄弱基層法院所在地的地方黨委和相關部門對接,為薄弱基層法院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
為潛江市法院爭取撥付443萬元,解決審判綜合大樓維修經費問題;
為荊門市東寶區法院籌措90余萬元建設數字化審委會,實現網絡審委會討論案件的動態管理和全流程跟蹤;
探索開展員額編制市域范圍動態調整,統籌為15個薄弱基礎法院新招錄法官助理60名、雇員制司法輔助人員63名,遴選員額法官46名。
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支持,讓薄弱法院“底子”不斷加厚。
推動“后進”變先進
“脫薄”是起步,最終目的是要爭先,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良更高效的司法服務。
對薄弱法院來說,如何提高業務能力,是重中之重。
“我們審限內結案率、審判執行周期在全市基層法院排位靠后,上訴案件和發改案件較多,辦案周期也較長。”談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孝感市孝南區法院有關負責人首先提到業務工作質效。
十堰市茅箭區法院有關負責人也有同感。他介紹,2023年,該院新收案件同比增長27.51%,訴源治理成效不明顯;案件調解率17.29%,實質性解紛工作做得不夠;還有執行標的到位率低、首執終本率高等現象,暴露出執行工作繁簡分流、分段集約執行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
直面這些問題,精準施策——
薄弱法院辦案質效不高,省法院召開全省法院業務指導分析會,對重難點問題進行業務條線指導,并特別對薄弱法院審判執行態勢開展定期分析研判、提出意見建議具體指導。
薄弱法院長期未結、久押不決等積案清理難度較大,省法院制定專項實施方案,開展專項清理活動。對9個月以上未結案件設置系統預警提醒,一年以上未結案件自動標注為院庭長監管案件,幫助薄弱基層法院建立有效管用的積案清理長效機制。
薄弱法院執行管理不嚴,省法院制定出臺嚴管執行隊伍的意見和對執行質效落后法院重點管理的辦法,加強對薄弱基層法院執行個案監管,堅決糾治拖延執行、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
薄弱法院所在地也積極加入進來,全力支持“脫薄”。
孝感市委專題研究解決薄弱基層法院提出的需要市委、市政府支持事項,從編制增員到隊伍建設,從辦公大樓搬遷到新建法庭,逐一作出安排。孝感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當地將加快解決基層法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后進”變先進。
隨州市委召開曾都區法院“脫薄”工作協調會,協調隨州中院和各有關部門團結合作、通力配合,共同幫助補齊曾都區法院短板。
“我們將提振信心決心,明確重點任務,推動實現后發趕超、‘脫薄’創優爭先。”隨州市委主要負責人說。
拉一把、帶一程,“薄弱”終將出列。
今年,最高法印發《關于加強全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的實施辦法》,對全國106個薄弱基層法院直接聯系、開展督導。
“這是鞭策,更是機遇。”省法院有關負責人說,將以絕不放手的韌勁持續狠抓基層薄弱法院建設,通過壓實領導責任、激發薄弱基層法院內生動力、加大人力支持和人才培育、進一步傾斜教育培訓資源等方式,對薄弱法院出列一個、補充一個、“脫薄”一批、新納一批,持續幫助基層法院補齊短板弱項,推動全省法院審判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