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審判,不止于審判
發布時間:2023-11-16 訪問次數:5525
▲人民法院報2023年11月15日第7版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級中學政治教師 張瓊麗
保護未成年人就是保護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十分關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就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工作,有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預防為主,強化宣傳引導。進一步加大法治宣傳教育進校園的力度,開展模擬法庭、以案說法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推動法治副校長參與校園治理,履行“一村(社區)一法官”職能作用,持續為師生、家長提供“零距離”法律指導,用生動案例幫助青少年增強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是懲教結合,敲響法律警鐘。對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全面落實“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健全司法保護與行政、家庭、學校、社區聯動機制,強化校園暴力犯罪預防工作。對侵害未成年人和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嫌疑人依法從重處罰,雙向保護未成年被告人、未成年被害人權益,盡可能減少對未成年人的二次傷害。
三是強化協作,延伸司法職能。法院要加強與公、檢、司等政法部門和團、婦、教、校、民政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健全完善“政法一條龍”“社會一條龍”工作機制,綜合運用社會觀護、心理疏導、司法救助、訴訟教育引導等機制,依法給予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
編輯: 蔡繼濤 曹波
文章出處: 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