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談 | 宜昌中院院長孫惠波:扛牢“三個重要”新使命 當好“奮勇爭先”排頭兵
省委賦予宜昌打造漢襄宜“金三角”重要支撐、長江大保護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三個重要”的新使命,宜昌法院身在其中、責在其中,必須扛牢政治責任,聚焦聚力支點建設,將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貫徹落實到全市法院各項工作中,深入提質增效,奮力創先爭優,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堅強保障、營造良好環境。
一、強化忠誠鑄魂,提振創先爭優精氣神
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將“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貫穿到宜昌法院審判執行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堅持把黨的絕對領導落到實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對宜昌提出的“三個重要”新定位、“六個奮勇爭先”新要求,完善黨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做實重點工作跟蹤問效和閉環管理,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和上級法院黨組工作安排落地落實落細。堅持發揮黨建引領創先爭優作用。深耕黨組織“聯建聯創”工作法,抓好干警理論武裝、黨性教育、形勢任務教育,注重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培養,讓黨建引領成為推動審判質效提升、服務發展大局的最大增量。堅持強化奮勇爭先意識。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切實提高政治標準、工作標準、作風標準,激發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精氣神,進一步做優擦亮環資、破產、少年家事、知識產權、金融審判五大業務品牌。
二、強化實干擔當,爭創服務綠色發展標兵
堅持一切審判工作都要服從、服務大局,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扛牢長江大保護司法責任。依法審理涉長江大保護和環境資源各類案件,推行“林業碳匯+生態司法”工作機制,構建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新格局,助力宜昌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打造生態司法保護“宜昌樣板”。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嚴懲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進一步規范涉企司法活動,持續培育“綠色破產”工作品牌,健全服務保障發展新質生產力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侵權問題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千方百計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安全穩定。寬嚴相濟依法懲治刑事犯罪,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積極防范化解經濟金融、房地產等領域重大風險,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發揮司法建議助推社會治理作用,促推平安宜昌、法治宜昌建設。
三、踐行司法為民,爭創人民滿意法院
堅持厚植為民情懷,以求極致的精神做實定分止爭,以更暖舉措回應群眾期盼,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依法維護民生權益。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依法妥善審理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涉民生案件,持續打造“守望”系列家事少審工作品牌,妥善化解涉“三農”糾紛,推動涉訴信訪矛盾實質性化解,繼續做好法治宣傳,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持續攻堅“切實解決執行難”。完善執行源頭治理和聯動機制建設,深化立審執一體化管理,把握執行工作“時度效”,落實善意文明執行,妥善辦理好涉企執行案件,及時兌現勝訴權益,努力讓當事人感受到執行的“力度”與“溫度”。深化“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持續加強人民法庭規范化建設,努力打造特色化法庭,推廣“橙子法庭”等成功經驗,進一步發揮人民法庭“三服務”職能作用。
四、強化改革落實,爭創全省審執質效先進
堅持守正創新,狠抓改革落地見效,不斷提升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推進機制創新。嚴格落實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綱要,做好司法領域各項改革經驗的復制推廣,深化“小切口”改革,優化審執數據會商機制,探索由二審、再審法官對原審案件進行隨案質量評查,不斷提升審判執行質效。推進管理提效。完善審判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進一步壓實院庭長監管責任,提高疑難案件閱核比例,將法答網“精選答問”與法院案例庫一并納入強制檢索范圍,深化和規范司法公開,貫通落實“管案”和“管人”。推進科技賦能。深入推進全業務全流程無紙化辦案和政務辦公無紙化,推動審判理念更新、業務流程重塑、辦案習慣轉變、管理方式變革,以數字賦能審判執行工作和各項司法政務工作提質增效。
五、強化從嚴治院,持續鍛造宜昌法院鐵軍
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院,大力倡導忠誠、為民、公正、拼搏、廉潔的司法作風,建設敢拼能扛、堪擔重任的法院隊伍。持續提升隊伍素能。扎實開展“干部素質提升年”活動,用活用好“格局講壇”、青年讀書班、審判業務研修班等平臺,全面開展跨法院組團式學習,深化院校合作,拓展“審、學、研”一體化和“基本業務+”建設,培養學術型、專業型、復合型人才。持續優化干部成長路徑。加強對全市法院干警的“選育管用”,深化落實“新青年成長321計劃”,有針對性地精準識別、分類培養年輕干部,引導干警在重大案件、重大改革、重大任務、基層一線中鍛煉成長。持續深化紀律作風建設。始終堅持全面從嚴管黨治院,始終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始終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加強全市法院隊伍教育管理監督,鞏固拓展黨紀學習教育成果,開展工作紀律突出問題整治,排查管控重點崗位廉政風險,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審判工作現代化提供有力“硬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