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丹江口法院構建環資司法立體保護
發布時間:2021-03-25 訪問次數:1878
近日,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法庭和漢江集團、涼水河鎮白龍泉村、江口村等司法保護基地舉行了集中揭牌儀式。這是省編辦批復湖北省設置10個生態環境保護法庭后全省法院進行的首次正式掛牌活動。
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于1958年9月動工,1973年底全部建成,丹江口水庫是僅次于三峽水庫的全國第二大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源頭。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累計向北方供水超365億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4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6700萬人。
為切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丹江口庫區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丹江口法院在上級法院和市“四大家”以及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設立了生態環境保護法庭、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以及集中補植復綠、增殖放流、野生動物放生點,并積極加強與橫向司法、執法部門的溝通聯絡,初步構建了立體化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體系,為丹江口庫區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丹江口法院將充分發揮司法引領、推動、示范、保障作用,積極探索被動司法與主動作為相結合的環境保護新路子,致力于引導公眾牢固樹立環境保護觀念、加大對破壞環境行為的打擊力度、構建“黨政重視、全民參與、司法保護”三位一體的環境保護模式,確保整體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為實現“一庫清水永續北送”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編輯: 柯學文 陸明
文章出處: 人民法院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