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案件數全省中院第一,他是……
近日,中國法院網工作人員親臨孝感,為孝感中院黃偉同志現場頒發(fā)了優(yōu)秀直播法官榮譽證書。2020年度,孝感中院民三庭庭長黃偉在中國庭審公開網累積直播案件59場,位居湖北各中院民事法官第一。
民之所欲,法之所系
“公平正義不僅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也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向往就是我的奮斗目標。”這就是他取得此項榮譽的力量之源。如何把這一法治價值追求貫穿審判全過程和各方面呢,他的做法是:以直播為常態(tài),不直播為例外。真的就如此簡單嗎?實則堅持下來并不容易!“隨著當事人法治意識的覺醒,對公平正義的渴望就愈發(fā)強烈。公開庭審直播能使審判權在陽光下運行,嚴格受到當事人監(jiān)督,尤其是能打消敗訴一方對關系案、金錢案、人情案的疑慮,減少上訴上訪率,極大提升法院公信力及司法權威。”黃偉如是說。
完善自我,突破自我
“庭審直播會在短期內提升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他扶了扶額頭解釋道:“在司法審判過程中不熟悉庭審程序規(guī)范和法律常識的群體存量仍不小,當事人在庭審過程中難免會有情緒激動和反復陳述的情況,這極其考驗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公開庭審直播就像一面鏡子,在開庭時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言行舉止,閉庭后積極主動了解掌握各類規(guī)程,不斷倒逼自己成長進步。”
線上服務,剛柔并濟
原告何某與被告村委會征地糾紛一案,因補償款未達成一致意見訴至孝感中院,案件就是由他審理的。他回憶道,“這個案件當時耗費了大量時間和心血,雙方雖均當庭表示同意調解,但因何某遠在上海,很多事務性工作處理起來大為不便,尤其是調解協議內容變更。何某在外務工,經濟條件窘迫使他無力聘請專職律師,不甚懂法的他對調解這種結案方式有很多疑慮和擔憂,為建立何某對法院的信任,我與其反復溝通交流,耐心地釋法析理并親自草擬調解協議,根據當事人的要求多次變更協議內容,但要求變更的內容涉嫌違法的絕不同意!”
這件糾紛能圓滿化解的背后實則還有更多的斡旋和艱辛,最大的難點就是付款時間。最初達成的意見是1個月內付款,后何某覺得時間間隔太久恐生變故,要求2周內必須到賬。而此時的村委會并沒有足額的流動資金及時打款,高額的利息也讓原本并不富裕的村委會雪上加霜。黃偉只能多次聯系雙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之以法,在保障雙方合法權益的前提上努力尋找利益平衡點,最終將付款時間縮短至7日,實際到賬時間連7日都不到。到賬當天何某便聯系上他,無不感慨道:“人民有信仰、有公平和法治,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能有力量。”黃偉還說:“其實案件雙方當事人是同村人,從小一起長大,調解協議的順利達成不僅減輕了當事人訴累,提升了服判息訴率,更是維系了這多年來之不易的朋友情,結怨容易結緣難啊!”
采訪過程中,他一直重復強調公平正義這個詞,可以切身感受到他對司法公開工作核心要義的深刻理解。他身上的這種信念和品質,愿能為后繼者指引前行航向,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zhí)行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人心。
2020年,孝感中院為加強司法公開信息化,構建開放、動態(tài)、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狠抓日常督辦并取得卓越成效。其中裁判文書上網率161%,位居全省第2;庭審直播數5586件,位居全省第2;審判流程信息有效公開率94.44%,位居全省第5。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孝感中院將繼續(xù)嘗試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推動司法公開向著更廣范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