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訪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游勸榮代表
進入新時代,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正在成為持久的發展優勢,成為吸引投資的關鍵因素。公正司法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現一個區域營商環境優劣的關鍵。
近年來,湖北法院堅持以控制成本為核心,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圍繞“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核心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近日接受了《法治日報》記者專訪。
降本增效實現突破
近年來,湖北法院主動把審判工作放到中心大局中思考和謀劃,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在現有法律框架、制度規定范圍內,盡可能創新機制,服務市場主體,讓企業生存下來、發展下去。
“去年,我們緊扣湖北省委提出的‘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目標要求,全面開展‘降本增效突破年’專項活動,出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十條舉措’。”游勸榮說。
湖北法院建立簡案快辦機制,壓縮司法委托鑒定評估時限,推動訴訟全流程提速,全省法院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時長同比下降5.65天,一年以上涉企未結案件同比下降80.75%。
湖北法院將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剛性嵌入審判管理流程,客觀評估司法活動對企業經營可能造成的影響,根據評估結果依法選擇適當的辦案時機、手段、方法,尋求涉企糾紛“最優解”。統計顯示,湖北法院去年共審結各類涉企案件550311件,案件在線評估率達99.72%。
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湖北法院建立信用修復機制,采取“放水養魚”“活封活扣”等執行方式,助力被執行人盤活資產,去年依法依規為21658家企業解除失信“緊箍”,及時恢復企業市場信譽。
持續用力出臺措施
前不久,湖北高院對外發布《關于充分發揮司法職能 深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十條措施》,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上再出新舉措。
新“十條措施”涵蓋立案審判執行各環節、刑事民事行政各領域,包括深化做實評估制度、健全解紛便民通道、降低訴訟當事人成本、依法打擊涉企刑事犯罪、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服務綠色低碳發展、支持監督依法行政、破解案件執行難題、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內容。
“我們堅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哪里,司法保障就推進到哪里’,切實回應市場主體對司法辦案提質增效的期待、企業及企業家對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期盼、產業轉型升級對高質量司法服務的需求,讓各類市場主體真正感受到司法的力度與溫度,更好助力企業‘拼經濟、促發展’。”游勸榮說。
“針對各界關注的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推動該制度的實質化運行,要求湖北各級法院在涉企案件評估過程中更多參考當事人自評意見情況,并作出有效防范處置,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游勸榮透露。
藍圖繪就抓好落實
在游勸榮看來,對湖北法院而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把新“十條措施”抓緊抓好,定期研究評估各項服務保障舉措的推進情況和實際效果,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確保新“十條舉措”落地見效。
湖北法院將進一步健全商事解紛便民通道,聯合構建“總對總”在線解紛平臺和集約化商事糾紛共享法庭等線下解紛平臺,推行訴前鑒定與訴前調解銜接機制,促進糾紛前端化解。
湖北法院將加強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建設,降低涉外商事主體選擇訴訟、調解或仲裁方式解決商業糾紛耗費的機會成本。
湖北正在健全涉企產權冤錯案件有效防范和甄別糾正機制,完善涉案財產追繳處置機制,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
湖北法院將依法加大執行力度,做實執源治理、聯動執行、交叉執行,深入推進涉拖欠企業賬款案件專項執行,最大限度兌現企業勝訴權益。
“我們將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加強條線指導,深化改革創新,完善協作機制,強化自身建設,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為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營造良好氛圍、凝聚強大合力。”游勸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