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訴后的一場“特殊”會議
“我舉雙手贊成。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停放兩臺車,停在小路上到處都堵,現在將空閑的‘大道場’改為文化廣場,平時停車也方便。”村民代表張某說。
“我也同意,咱村的文化廣場修好了,大家出力把衛生做好,管理好,村莊環境整潔需要大家一起維護!”村民代表鄭某說。
屋場會現場
3月30日,在水田壩鄉嚴坪村村民鄭某的家門院壩里,村干部、法律顧問、村民代表們圍坐在一起共同商討文化廣場的建設規劃,秭歸法院歸州人民法庭的干警們也受邀參與了這場“特殊”的會議。
據悉,這場“特殊”會議源于歸州人民法庭承辦的一起排除妨害糾紛。嚴坪村文化廣場的選址地原為一片公共用地,村民李某自2022年起一直在這片公共用地上種植農作物。2023年1月,同村村民王某因停車問題與李某發生糾紛,氣急之下,王某在地上栽了若干竹樁阻礙道路通行。最后在法庭的調解下,雙方分別同意清除農作物和障礙物,并退還占用的公共用地,村委會也撤銷了對村民的起訴。
紛爭調解現場
那么,這片收回的空閑地該如何合理利用呢?
經初步商議,大多數村民認為建文化廣場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
“文化廣場的使用管理問題如何解決?”
“如果又發生了類似的矛盾糾紛怎么辦?”
暢所欲言 各抒己見
屋場會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就建設文化廣場的問題積極咨詢,法庭干警們也耐心地從法律的角度一一進行解答,現場氣氛活躍。
干警為村民們答疑解惑
“誰都想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咱們村在鄉政府、派出所、人民法庭的共同努力下收回了一塊集體土地,現在我們要珍惜,要結合共同締造理念,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一起出力將我們村的文化廣場搞起來。下面由村民代表舉手表決,同意方案的請舉手!”嚴坪村書記鄭敏之在屋場會上發起了民主投票。
舉手表決
最終,村民們一致表決通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片“紛爭地”將搖身一變成為熱鬧的文化廣場,裝點著這個美麗的鄉村。
民之所安,法治所系。下一步,秭歸法院將繼續圍繞“共同締造”理念,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維護公平正義、引領公序良俗、增進群眾福祉等方面優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小法庭”的“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