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三级视频,中文一区一区三区高中清不卡免费,在线手机中文字幕,五月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長江大保護 湖北法院實踐(9)| 荊門:漢水泱泱,法治護航

發布時間:2023-12-11  訪問次數:50965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荊門,地處漢江中下游,境內水系發達,河湖眾多。作為長江最長支流,漢水經荊門流入沃野千里的江漢平原,在荊門境內綿延154公里,擁有大小支流93條。

61.jpg一場“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接力賽

 波光粼粼的江面,數千尾魚兒一躍而下,迅速向深水處游去。

 “我自愿購買3600元魚苗,放歸漢江。”數月前,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作出判決,法院綜合考慮被告人王某某主動投案、認罪認罰、自愿投放魚苗,修復漁業生態等情節,判處其拘役三個月。

 在某起破壞森林資源案件中,法院判決被告人在特定區域復植補種苗木4400余株,并要求一年成活率達85%以上,落實賠償責任向修復效果轉化。

 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中,一紙裁判并不是案件辦理的終結,通過司法裁判,使受損的生態環境得到及時修復才是最終目標。保護生態,修復生態,這是一場“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接力賽。

 “我們深入探索多元化的替代性生態環境修復方式,為不同類型自然環境、生態系統提供多種修復選項。”荊門中院行政庭負責人周沂介紹。

 一直以來,荊門法院堅持司法懲治與生態修復并重原則,在裁判文書中明確修復行為、量化修復成效,引導環境危害行為人采取復植補種、增殖放流等方式進行修復,并實時跟蹤監督結果,使司法審判轉化為護航綠水青山的“再生動力”。

山水無言,守好一庫清水

 “漳河岸邊是我家,青青的山崗開鮮花,彎彎的河水映彩霞,山水相依水墨畫……”

 漳河,是荊門人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作為湖北省管轄的第一大水庫,漳河水庫擁有105平方公里的水域與800公里迂回曲折的庫岸線,是一顆鑲嵌在長江與漢江之間的“綠寶石”。過去7年,漳河水庫的水質持續保持地表水一類。

 如何切實擔負起保護漳河生態的政治責任和歷史責任,以法治力量守護漳河“山山水水”?

 荊門兩級法院緊密結合審判實踐,堅持司法審判、法治宣傳、生態修復一體推進,積極探索漳河生態保護長效機制,確保一庫清水永續。

 開展環漳河水庫生態保護宣傳,舉辦專題護“漳”講座,與漳河工程管理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全國律協環資委、湖北省長江綠色生態保護基金會以及宜昌、襄陽等漳河流域周邊地區法院、檢察院開展漳河濕地流域司法保護調研活動,發布《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環境司法倡議書》,共同護航漳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2022年5月,荊門中院、武漢海事法院與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在漳河國家濕地公園舉行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授牌儀式,標志著荊門市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進入了新階段。

62.jpg          “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的建立,是凝聚合力做好生態修復這篇文章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環資審判‘恢復性環境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工作機制的有效探索。”荊門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丁鳳彩表示。

 目前,荊門市已建立漳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沙洋縣長湖濕地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以及京山市五四村生態修復基地、掇刀區麻城鎮大火山生態修復基地,并與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設立了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實踐基地。

 “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

 “原來打這種鳥犯法啊!”旁聽群眾竊竊私語。

 今年4月,一起非法獵捕野生鳥類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損害發生地巡回開庭,為現場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保護法治課。

 “我將認真吸取教訓,今后也將積極投身到生態保護中去……”最終,經法院主持調解,被告當庭表示愿意承擔非法獵捕野生鳥類造成的生態損害賠償款30900元,并在市級新聞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

63.jpg          2023年8月15日,在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在荊門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漢江流域(荊門)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情況暨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生態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并發布5大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2023年11月,荊門法院2大案例入選湖北法院環境資源刑事審判十大典型案例。

 荊門兩級法院不斷總結環境資源審判經驗、加強類案裁判指引,適時發布典型案例,促進全社會不斷提升環境意識和法治意識。

 除了以司法裁判推動形成系統性保護格局外,荊門法院還積極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

鐘祥法院東橋人民法庭在開展濕地生態保護宣傳普法時,發現水庫沿岸釣魚者眾,存在環境污染、違規野外用火的安全隱患,便向周邊水庫、林場管理處發出司法建議書,建議嚴格落實禁漁期管理制度,加強垂釣管理,組織河湖長做好水庫清理工作,并強化管護工管理監督等,有效推動了水庫管理風險隱患排查解決。

 今年來,荊門法院結合開展“四融共建”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發出各類司法建議53份,采納回復率超85%。

 一個個典型案例的發布,一份份司法建議的發出,體現了荊門法院守護綠水青山的決心。

綠水青山下的“司法密碼”

64.jpg          一枚綠色印章,是荊門環資案件的獨特標識。為加快案件流轉,在立案之初,對環資案件加蓋綠色印章標識,建立環境資源案件“綠色識別”機制,以便快速甄別案件類型。同時,將環資類案件信息選項“嵌入”審判管理系統,定期做好環資案件審判態勢分析和建議,對環資案件實施“智慧管理”。

65.jpg          2021年6月,荊門市掇刀區法院掛牌成立生態環境保護法庭,各基層法院同步指定專門審判團隊審理環資案件,實現了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

 兩級法院聚焦審判第一要務,推進環資審判“三審合一”,成立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環境資源審判合議庭,實行環境資源案件歸口審理模式,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依法審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筑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屏障。

 3年來,荊門市審理環資案件234件,判決支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34萬余元,放養魚苗12萬余尾,補植樹木1.7萬余株,修復生態林150余畝,恢復土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 。

同繪一張圖,共治一江水

 志合者,不以山河為遠;同心者,不以日月為限。荊門法院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立足環境介質流動性特征,把握生態系統完整性,推動完善跨區域協作、跨部門聯動的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2021年以來,荊門中院先后與漢江流域內6家中院簽訂了《湖北省漢江流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與武漢海事法院簽訂了《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協作框架協議》,確定環境資源民事審判、跨區域審判工作協作、恢復性司法實踐、信息資源共享、環保禁止令制度、司法事務、生態修復、業務交流等9項協作機制。

66.jpg          與荊門市公安局、市檢察院、生態環境局共同簽訂了《荊門市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組織召開環境保護行政公益訴訟聯席座談會,共同探討生態環境局機構改革后執法權變更問題,共研新時期共同打造多元共治環境治理格局。

 “流域縱向協同,部門橫向聯動,全方位、多層次的司法協作機制逐步建立。”荊門中院黨組書記、院長何震表示,通過強化“司法+行政”協作、推動“司法+執法”聯動、開展“流域+區域”合作,不斷凝聚生態保護的共識與合力,全面優化漢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圈,推動形成了更科學完善的環境資源多元保護格局。


 


編輯: 蔡繼濤 曹波
文章出處: 荊門中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正定县| 宁南县| 吴川市| 西藏| 灵丘县| 遂川县| 闻喜县| 齐河县| 赤壁市| 大理市| 苗栗市| 广灵县| 黄骅市| 灵川县| 凤山县| 喜德县| 八宿县| 泽库县| 百色市| 沂水县| 中山市| 吉林市| 行唐县| 县级市| 五大连池市| 洪洞县| 定安县| 萍乡市| 河北省| 新干县| 蓬溪县| 河曲县| 舒城县| 库尔勒市| 焉耆| 开化县| 浦县| 公安县| 沾化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