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三级视频,中文一区一区三区高中清不卡免费,在线手机中文字幕,五月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讓軍人本色在脫貧攻堅一線閃光
——武漢中院退役軍人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發布時間:2020-05-12  訪問次數:4792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始終堅持把優秀的退役軍人用在“刀刃上”,先后從機關擇優選拔7名作風過硬、思想靈活、執行力強的退役軍人擔任駐村工作組成員,在脫貧攻堅一線充分發揚軍人“召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即勝”的優良傳統,有效提增駐村工作隊的貫徹執行、攻堅克難、重點突破能力,使駐村工作組成為脫貧戰場上的“攻堅力量”,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抓黨建助扶貧

送法下鄉入村

武漢中院堅持“因村選人”與“因人派村”相結合,精準對接貧困村基礎薄弱、產業滯后、技能缺失、矛盾復雜等5類實際問題,針對性從法院機關選拔具有黨建、農業、經濟、政法等專業背景或工作經歷的退役軍人擔任第一書記,選優建強駐村力量。現任工作隊長鄭啟和,工作隊員劉青、于用鈺就是武漢中院派出的扶貧干部優秀代表。機關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鄭啟和,2019年2月被選派到蔡甸區張灣街劉集村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劉集村位于蔡甸區張灣街西北部,是革命老區,瀕臨漢江大堤旁,沒有工業企業,沒有農業支柱產業,畜牧養殖業發展因防洪需要而受限。全村481戶,其中勞動力930人,常年外出務工近400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104人,貧困發生率5.6%。隨著“謝八家泵站”和“琴川高速”兩大工程的興建,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受到較大影響,給部分貧困戶家庭經濟增收帶來一定的困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該村的發展。

為了摸清貧困戶狀況,抓好貧困戶動態調整。鄭啟和帶領工作隊隊員通過春節、端午節、扶貧日、脫貧人口“回頭看”、“3+1”調研、產業扶貧、收入核查等時間節點,組織入戶調研、核查1000余戶次。重點對34戶建檔立卡脫貧戶開展“回頭看”核查分析,做到數據清、底數明、分析準,根據核查分析得到的數據及時調整動態數據,重點關注易返貧困難家庭,并建立返貧風險預報機制,在通過“回頭看、大數據核查比對”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村集體經濟狀況和貧困戶以及邊緣貧困戶的家庭狀況、致貧原因、收入來源、種養殖、子女上學等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撰寫了近10000字的《劉集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析報告》,夯實了精準施策幫扶的基礎。

工作中,鄭啟和注重強化黨組織在精整扶貧中的引領作用。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搞好黨建工作,始終把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建設扶貧的首要任務和第一責任,注重加強村委會辦公條件改善,抓好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各類軟硬件建設,籌集辦公桌椅、電視機、打字復印機、文件柜、文件盒等物品,建成村黨支部會議室,充實組織活動陣地,為凝聚黨員、服務群眾提供有力保障。“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依托黨建陣地強化宣傳引導,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以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召開大小會議18場次,參會群眾230余人次。

同時,工作隊組織開展扶貧日“精準扶貧與法同行送法下鄉”活動,著力推進法律扶貧。通過開展繼續開展法制講座,送法下鄉活動。組織刑事審判法官入村給黨員和群眾代表作了“有黑必掃,除惡務盡,還百姓和諧的生活環境”法制宣講等活動。

專注為民真抓實干

打好脫貧組合拳

鄭啟和發揮退役軍人勇當“開路先鋒”“攻堅尖兵”的精神,沖在最前沿、干在第一線,駐村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為了強化結對幫扶,壓實幫扶責任。鄭啟和要求嚴格按照一戶一策要求,精準施策,做到每戶有幫扶計劃和具體幫扶措施。

打工是貧困戶家庭主要收入來源,駐村隊員們經常深入貧困戶家中,積極宣傳鼓勵就業,34戶中104人就有40人通過外出打工或在本地打零工增加家庭收入,34戶貧困家庭實現人均收入由2018年的8555元增至2019年1.28萬元的飛躍。

同時,為了解決幫助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和問題,鄭啟和帶領工作隊近兩年幫扶責任人和黨員群眾入戶調研近1000余戶次,通過對貧困戶張貼對聯、清掃庭院、整理田園、送節日祝福等形式,一定程度上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為34戶貧困戶送去大米1500斤、食用油1000斤、慰問金50000元。捐贈衣被、糧、油等日常用品200余件。

34戶貧困戶中,張中清家庭收入最低的,兒子近10年住在精神康復中心,父母年邁近70歲,且多病,兒子兒媳的離異,導致孫子上初中的思想出現自閉傾向,不肯上學。為了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輟學,鄭啟和帶領隊員和村兩委干部東奔西走,及時學校與校長老師們進行溝通,想方設法與長年不聯系的母親和外公外婆取得聯系,參與做思想工作,并適時送醫治療。另外,工作隊通過組織單位青年干警參加整理田園方式來幫助其勞動能力的不足,通過結對幫扶部門捐款幫助其家庭購買藥品的缺口。疫情期間工作隊通過幫助其家庭銷售滯銷蔬菜近600斤來增加收入。經過幫扶,張家的家庭境況逐步得到緩解。2020年4月,為對工作隊表示感謝,張中清夫婦專門贈送錦旗。

為實現產業驅動“激造血”,駐村工作隊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大力推進村級集體經濟,落實扶貧項目,有效增強貧困村的“造血”功能和內在動力。

期間,工作隊利用幫扶資金25萬元幫助村集體建成兩座60KW光伏發電設備,實現年收入近10萬余元。光伏80%以上收益讓從事公益崗位工作(光伏發電設備維護和村灣環境衛生清掃工作)來自4戶貧困戶家庭受益,一定程度實現了收入穩定增收。積極推動項目建設,實施產業扶貧,單位幫扶投資126萬元,協調督導推進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綜合性倉儲工業廠房項目2019年9月按期完工,為村集體每年穩定增30萬元以上打下堅實基礎。抓好基礎道路建設,建設硬化道路3250米,抗旱排澇硬化溝渠600米,方便農業生產和村民出行,為村民出行、蔬菜運輸等解決了實際困難。

典型引領勤勞致富

為貧困戶樹立榜樣

駐村工作隊的真幫實扶,帶動該村村民脫貧致富成為先進典型。村民肖蘭成欠下大量債務,但種、養殖技術上又不足。就在肖蘭成一籌莫展的時候,駐村工作隊來到了他家,向他介紹即將開展精準扶貧政策方面的情況,根據他的情況量身制定脫貧計劃。計劃安排肖蘭成及其子肖鋒參加技能培訓學習,提高種、養殖技術水平,并建議他調整種植結構,種植各類常用易銷蔬菜。

鄭啟和與隊員們多次深入與肖蘭成溝通后,讓他感到這次精準扶貧活動就是自己扭轉困境的一次絕佳機遇。于是,在幫扶單位的協助下,肖蘭成申請辦理了扶貧小額貸款5萬元,承包了80畝漁塘,發展養殖業,年產魚10000 公斤,同時池塘還種滿蓮藕。一年下來,光漁塘里的收益達20萬元。種植紅菜苔、豆角等各類蔬菜近11畝,收入近35000元。兒媳鄧攀林不怕辛苦,主動到附近服裝廠打工,每月收入約2500多元。通過全家人共同努力,家庭整體收入大幅提高,不僅在短時間還清了借款,家庭收入從2018年人均7000余元,躍升到2019年3.8余萬元。

回顧奔跑在脫貧致富道路上的這些年,肖蘭成感慨地對他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幫扶工作隊的真幫實扶,讓我家能夠迅速改變貧困面貌,真的實現了全家人渴盼了多少年的致富夢。2019年,肖蘭成勤勞致富事跡獲武漢市十佳脫貧典型提名,長江日報和蔡甸報對他的事跡進行了采訪報道。

堅持初心和使命

防疫扶貧雙推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鄭啟和、劉青、于用鈺隊員主動請戰,自愿到抗疫一線磨煉性。2月中旬,鄭啟和帶著四處籌來的口罩、酒精、消毒水和防護服等物資,帶領隊員于用鈺(因疫情需要,劉青調整參加疫情嚴重的青山區社區參加防疫工作)風塵仆仆地回到了劉集村,參與村里疫情防控工作。

為確保隱患不進村,劉集村設立3個卡點,2名隊員和志愿者輪流督導和值守,做到逢車必檢,逢人必查,嚴防疫情輸入。同時入戶測量體溫、發放物資,提醒村民別出門。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和全村在村近1400人的共同努力下,劉集村實現了無確診病例、無疑似病例雙無村。

受疫情影響,村民種植的蔬菜無法外運銷售,鄭啟和得知后,組織兩次發動法院300余名干警幫助肖蘭成等5戶貧困戶和22戶相對困難農戶,銷售白菜苔、大白菜、包菜等蔬菜共計近8000斤。

疫情期間,村民外出務工受到一定影響。工作隊隊員不斷做村民思想工作,鼓勵原打算外出務工人員在本地企業務工,同事積極推動本地企業復工復產,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扶貧隊員不僅帶著貧困戶致富奔小康,疫情來臨時,他們也時刻惦記著我們村的老百姓,防疫期間想方設法幫助村民增加收入,真的感覺心里熱乎乎的。”劉集村委會主任肖學明感動地說。

在駐村幫扶的一年多時間里,工作隊長鄭啟和與他的隊員們始終立足服務群眾,在群眾的需求中丈量脫貧致富的步子、尋求精準扶貧的辦法,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苦干實干,有效解決了劉集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民增收渠道單一等制約發展的問題,展現了轉業軍人敢于擔當、服務群眾的時代風采。


編輯: 程勇 陸明
文章出處: 武漢中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荃湾区| 定西市| 永康市| 周宁县| 新沂市| 夏津县| 崇左市| 内江市| 德惠市| 卢湾区| 平江县| 丽水市| 宣汉县| 梁山县| 都昌县| 三明市| 广元市| 铅山县| 滨州市| 古田县| 华容县| 金山区| 呼玛县| 九台市| 平安县| 武邑县| 威宁| 武隆县| 新邵县| 安图县| 大邑县| 邳州市| 上饶市| 奉节县| 富民县| 琼结县| 阳曲县| 湟中县| 南和县| 巴彦淖尔市|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