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法官夢
我從小受父輩影響,懷揣著法官的夢想,1998年踏入天門法院工作。參加工作不久,正逢法官任用體制改革,由以往的法院系統內部考試轉變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法官門檻的提高,將我們這批“熱血青年”拒之門外,2001年,我也被動地從業務部門轉入綜合部門從事文秘工作。由于文秘工作的特殊性,幾乎每天都需要長時間盯著電腦撰寫材料,那幾年我的視力下降明顯,頸椎問題也逐年嚴重。我的辛勤付出得到了院黨組的充分認可,先后被選派到市委政法委任基層指導科科長,法院辦公室副主任,2008年通過競爭上崗任法院政治處副主任。
一晃在綜合部門待了七年,但揚善于公堂之上,主持公平正義的法官夢想卻一直在我心中縈繞。為了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我和院里的小伙伴一道一夜一夜地啃著“三大本”,一遍一遍地做著模擬試題,一次一次地參加著司法考試。我清晰地記得,2008年11月20日,當我電話查詢到385分的司考成績時,好似范進中舉,在當晚的慶祝宴上不到十分鐘我便醉倒在餐桌上。從那天起,我知道我懷揣多年的法官夢就快實現了。
通過司考當年,我便申請到業務部門工作,院領導認為綜合部門工作更需要我,這樣又過去三年。2012年,院黨組安排我到盧市法庭主持工作,我的法官夢終于圓了,我告誡自己,一定要做一名良知、嚴謹、中立的法官。
美國法學家斯坦因曾言:“良知不是法律,而是自我立法,是人的本性的自我立法?!被鶎臃ㄍッ鎸Φ拇蠖嗍瞧胀ɡ习傩眨麄兾幕潭炔桓?,不知道什么是回避,不知道什么是證據,他們懂的只是簡單的訴求。法庭一件件案件的審理和執行讓我體會到,我們只有堅守良知,多一份溝通、多一份提醒、多一份責任,他們的訴求才可能完全實現。
到法庭上班的前一天,我就遇到法官生涯中的第一起案子。那天我正準備吃晚飯,院領導來電告知我一起損害賠償案件的當事人睡在院執行局不肯回家。我馬上趕過去,一位大媽躺在地上,地上灑落著食物,周圍站滿了群眾。我蹲下身輕聲說:“你好,我是剛調到盧市法庭的負責人,專門來為你處理這件事,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告訴我?!贝髬尶赡芨惺艿轿业恼嬲\,向我訴說。大媽姓魏,長期靠撿破爛養家糊口,她上高三的兒子放學路上被張某騎摩托車撞傷,法院判賠了35000元。申請執行后,執行法官發現張某不僅沒有一分錢存款,還欠銀行5萬元貸款未還。案件無法執行,兒子躺在家中急需治愈后參加高考,魏大媽多次到學校、法院、政法委上訪。聽完魏大媽的哭訴,我答復她,根據目前的情況,短時間內無法全部執結,我會盡快拿出具體方案,爭取先執行一部分,解決實際困難。我將手機號碼抄給她,歡迎她隨時聯系和監督我的工作。魏大媽將信將疑地同意先回家等消息。
隨后半個月里,我和庭里的同志先后5次找張某做工作,張龍以沒有財產為由不配合,執行工作陷入困境。我們又通過多方走訪,了解到張某在異地承包了幾十畝農田在經營,便擬定了等農作物成熟后執行的方案,把工作時機鎖定在五月小麥和十月稻谷兩個收獲季節。 5月中旬小麥正收割的時候,我爭取到執行局的支持,一行十余名干警再次找到張某并告訴他,如果不配合法院執行,將對他即將收割的小麥強制執行。張某看到執行陣勢,當天便履行了部分執行款,魏大媽的兒子也再次被送入了醫院治療。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尤其是將近十月,每當我從天門到盧市上下班途中看到路旁逐漸變黃的稻谷,感覺身上的責任和壓力很大。魏大媽也再次出現在上訪的隊伍里。當事人再次上訪,讓我感到自責。連續三天,我和庭里的同志往返于雙方之間做執行和解工作,張某和魏大媽的態度慢慢發生了轉變。國慶節后上班的第一天,當我從城區趕回盧市,與在法庭等消息的魏大媽一道吃盒飯時,魏大媽突然開口:“我知道你們想了很多辦法,你們是真心替我著想,我兒子也順利參加了高考,我感謝你們,以后怎么辦全聽你們的。”我趁機向魏大媽介紹張某的實際情況,建議在賠償數額上適當讓步,爭取一次性賠償到位,魏大媽同意了。之后的兩天,我在魏大媽和張某之間就賠償金額進行了多次溝通,雙方被我的誠意打動,終于達成和解協議。接過剩余執行款,魏大媽緊緊握住了我的手。那一刻,我仿佛一下子輕松了許多。
在法庭工作一年后,我先后于2013年和2014年兩次被選派到省法院刑庭掛職鍛煉。掛職期間,我受益最深的是省院法官們嚴謹的工作態度,這份嚴謹體現在提審、庭審的每一個環節,體現在案件分析的每一個情節,體現在文書制作的每一個細節。也正是這份嚴謹,讓我掛職期間個人主審的28件“死、緩、無”案件和參與審理的76件“死、緩、無”案件無一錯漏。
王某和湯某是從貧困山區走出來“淘金”的一對夫妻,二人沒有文化,一審認定二人共同販賣“麻果” 84000顆計6000余克,判處二人死刑,王某不服提出上訴。本案卷宗數十冊,移送過來時裝了一麻袋。庭審前,我對判決書及相關材料進行了初步審查,沒發現明顯問題,便開庭審理。庭審中,王某一直茫然地望著旁聽席上剛滿3歲的小孩,反復說不服從一審判決,卻提不出具體事實和理由。退庭還押時,王某突然扭過頭望著我大喊一聲“法官冤枉”。庭審后正值年底,院里通知結案,我在起草該案判決書時,一想起王某那雙絕望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心里多了一份不安。望著堆積一米多高的卷宗,我又一頁一頁重新做起了閱卷筆錄,一筆一筆對供述和證言進行比對。經過十多天的反復閱卷、比對,我發現一審認定王某販賣的第二筆12000顆“麻果”與一審認定王某販賣的第三筆中的12000顆“麻果”的事實系重復認定,經分析為一審重復引用了關鍵證人錢某對同一事實所作的二次內容略有不同的證言。此外,一審認定王某販賣的另一筆18000顆“麻果”的事實證據不足,主要證據只有王某夫妻二人的供述,且經審查發現公安機關在收集王某的供述時連續訊問了17個小時,沒有同步錄音錄像,加之王某夫妻二人的供述內容高度雷同,部分內容一字不差,誘供可能較大。發現問題后的連續幾天,我又找王某、錢某及幾名偵查人員核實情況,相關情況的核實印證了我的分析。為此,我寫出了2萬余字的審理報告,提出了對一審認定王某販賣的上述二筆共計30000顆“麻果”的事實不予認定,且鑒于王某在本案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對較小,改判王某死緩的主審意見。最終我的意見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采納,改判了王某死緩。“公堂一言論勝負,丹筆一揮定生死”,法官的一念之差就能影響他人命運甚至生死。本案中,嚴謹工作讓我雖然付出了比常規案件多幾倍的精力,但卻挽救了王某的生命。
省院掛職結束后,我回到司法行政科主持工作。面對全新的領域,兩年時間我加班加點熟悉情況和投入工作,為保障財務運轉和干警福利盡職盡責,工作也算順心,但內心深處仍割舍不下的還是審判工作。去年人員分類定崗改革中,我毅然選擇了員額法官崗位。在基層法院刑事審判崗位,案件避免不了會有親戚、朋友出面說情,個別案件甚至有來自于境內外組織、勢力的干預、施壓,在案件審理中必須始終保持中立。
有一起聚眾斗毆案, 8名被告人、3名被害人,雙方均提起了附帶民事訴訟,開庭時連同律師共20余人參加了訴訟,庭審從上午八點開到晚上七點半。這個案子各方矛盾重重,社會影響較大,我在接手案件后,在送達文書、庭前會議、調解、提審、庭審的每一個環節,注重平等地對待每一名當事人,拒絕一切請托說情。由于當事人感受到我的中立態度,最終各方均伸出了信任之手,合并審理的三起附帶民事訴訟10名原被告人之間均達成和解協議,互相諒解,刑事部分也得到妥善處理,二審維持原判。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言“公正是貫徹一切德行的最高原則,是法官的首要品質”。的確,法官只有堅守良知,德才兼備,民眾的訴求才可能從根本上實現;法官只有保持中立,嚴謹公正,法治理念才能堅持不懈地傳播。我是一名人民法官,我驕傲;我是一名人民法官,我自豪。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堅持以良知、嚴謹、中立對待每一起案件的審理和執行,用德行放飛法官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