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法院的8·15:護綠水青山,繪美麗畫卷
萬里河山,生機盎然
綠色發展正在提速
綠色版圖持續擴展
執司法之筆繪美麗中國畫卷
湖北法院從未止步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湖北各級法院切實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積極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以堅定的法治力量,筑牢綠色防線,為美麗中國貢獻司法智慧和力量。
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
湖北法院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依法嚴懲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盜伐林木等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
宜昌市西陵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某環保科技公司因未按排污許可證規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排放水污染物的違法行為被行政處罰,訴宜昌市生態環境局、市人民政府行政處罰、行政復議糾紛一案,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出庭應訴,40余名執法人員全程旁聽庭審。
十堰市鄖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周某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130余名新任人民陪審員旁聽庭審。
赤壁市人民法院在黃蓋湖濕地生態環境保護法治教育基地公開開庭審理赤壁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沈某某、馬某某涉嫌非法狩獵罪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赤壁市法檢“兩長”同堂出庭辦理該案。赤壁市人大、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陸水湖濕地公園管理處、市農業農村局等相關單位和生態環境保護公益人員及群眾代表旁聽庭審。
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該法院院長擔任審判長,市檢察院檢察長出庭支持公訴。法院引導被告人購買并注銷了600余噸、價值近3萬元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權,對環境進行了等量替代修復,是湖北第一例“以碳代償”修復機制落地執行的案例。
加強部門協作
創新生態環境審判機制
湖北各級法院主動加強與環保、林業、檢察等部門的溝通協作,積極探索生態環境審判機制創新,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實踐基地,發布司法保護令,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合力,確保每一件案件的審理都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8月13日下午,由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主辦,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中國地質大學雙碳研究院承辦的洪湖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座談會在東湖磨山召開,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與湖北法院系統代表、生態環境部門代表共聚一堂,圍繞洪湖流域生態保護與管理的現狀、困難等問題開展交流研討,以期對洪湖流域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和科學治理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
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赴鄖西金錢河陡嶺子水電站調研,與十堰中院、鄖西縣人民政府、縣法院、縣農業農村局、夾河鎮、上津鎮、六郎鄉等單位開展巡河巡庫,沿河查看水庫蓄水位、總庫容、庫區消落帶的治理等情況,以司法之力推動低碳綠色能源廣泛應用,守護青山綠水,抗牢“一庫碧水永續北送”的政治責任。
監利市人民法院聯合監利市人民檢察院來到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舉辦洪湖流域司法保護令豎牌儀式暨洪湖流域生態保護普法活動。
建始縣人民法院、建始檢察院聯合為建陽古塔、古樟樹發出建始縣首例司法保護令。
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法院、檢察院結合環境資源公益訴訟中發現的相關問題,圍繞鹿門山風景區的生態環境及文化遺產保護制發了《關于加強鹿門山風景區生態環境及文化遺產保護的聯合建議書》。
老河口市法、檢兩院就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開展座談,聯合簽訂《關于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項目庫的實施方案(試行)》,建立水生態司法實踐基地,科學選取增殖放流地點,對非法捕撈水產品等破壞水環境行為實現就地修復。
長陽縣人民法院聯合縣檢察院、縣林業局在觀坪林場揭牌設立全市首個“生態修復碳匯林司法實踐基地”。該基地集生態修復、成果展示、普法宣傳、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體,是踐行落實“林業碳匯+生態司法”賠償機制的前沿陣地。
宣恩縣人民法院與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簽署《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框架協議》,設立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教育實踐基地并揭牌。
宜都市人民法院聯合宜都檢察院、宜都市公安局、宜都市農業農村局、宜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宜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宜昌市生態環境局宜都市分局等多家單位在宜都法院召開環境資源類案件座談會,加強與各執法單位的溝通聯絡,實現信息共享,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合力。
五峰縣人民法院聯合縣林業局等單位到國有北風埡林場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開展巡林活動,深入落實“林長+法院院長”機制和“森林法官”制度要求。
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湖北法院干警深入村莊、社區、學校、企業,開展生態保護活動,普及環保法律法規,引導群眾樹立法治觀念,自覺參與生態環境保護。
崇陽縣人民法院干警在金泰廣場開展全國生態日普法宣傳活動。活動現場,法院干警通過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手冊、現場答疑解惑等方式,向來往群眾普及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干警們結合典型案例進行以案釋法,倡議廣大群眾樹立、傳播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轄區內生態環境現狀,宜昌市三峽壩區人民法院白洋法庭組織開展了巡山活動,清理沿途垃圾,檢查樹木生長情況,記錄下了可能存在的病蟲害及非法砍伐等破壞行為線索。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中法生態城法庭向釣友們進行遵守“一人一桿、一線、一鉤(單鉤)”的普法。
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侏儒山法庭干警們關注、幫助瓜農西瓜銷售,提醒瓜農正規渠道購買種子、生態種植。
咸寧市咸安區人民法院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咸安分局,走進湖北健翔生物制藥有限公司,開展“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美麗咸安”主題普法活動。
宣恩縣人民法院聯合湖北七姊妹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開展保護生態環境普法宣傳活動。
漢江中級人民法院組織干警到仙桃中學開展“法護美麗校園,共繪綠色未來”全國生態日宣傳活動。
老河口市人民法院聯合市檢察院、市生態環境局等多家單位在抗戰廣場開展生態日普法宣傳。活動現場,法院干警向群眾發放環境資源保護宣傳資料、講解環境資源的典型案例,并現場解答了相關法律問題,倡議全社會共同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