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新“楓”景(43)| 一條路的“進化史”
作者: 喻靖堯 發布時間:2024-08-08 訪問次數:235
清風徐徐,蟬鳴聲聲,鄉村田野一片生機盎然……
近日,恩施市芭蕉人民法庭深入田間地頭,成功化解一起相鄰關系糾紛,努力以“小治理”促進“大平安”。
01
路的前世——“阻塞+毛坯”
老趙(化名)和阿波(化名)兩家因入戶道路的修建問題,鄰里關系跌至冰點。原來,老趙拓寬入戶道路需占用阿波家承包地,但阿波因此前兩家的林地糾紛堅決不同意。日積月累,雙方矛盾逐步升級。阿波將石頭、泥土等障礙物堆放至老趙家門口道路的一側,防止其占用土地。兩家的矛盾經多次調解未果,老趙決定到法院起訴,要求阿波家清除堆放在路邊的石頭,解決道路通行的問題。
02
路的進化——“清障+拓寬”
判決容易,事了難。相鄰關系糾紛看似事小,但如果長期得不到化解,矛盾進一步激化,可能由“小事”變“大事”。承辦法官在了解雙方訴求后,協調鄉平安辦一起前往現場查看,現場采用“背靠背”方式做雙方調解工作。2小時過去了,雙方仍互不退讓,堅持對簿公堂……
法官從阿波的語氣推想,雙方之所以僵持不下,主要還是心結未解,日常小事累積的積怨沒有得到化解。為緩和關系,法官轉變方式,讓雙方“面對面”傾吐心聲。一腔怨氣的阿波將老趙的近兩年的不是吐了個痛快,老趙也認識到了自身的問題,當庭向阿波道歉。最終,心氣順暢了,阿波同意老趙家占用自己的承包地拓寬道路,老趙也主動提出支付一定的費用。“心結”解開后,法官與雙方一起清除了路邊的障礙物。
03
路的今生——“硬化+通暢”
在法官的見證下,雙方現場確認了占用的面積、位置并現場支付了補償款。之后,老趙順利拓寬并硬化了路面,一條狹窄的泥土小路變為了寬敞的水泥公路。
“既是親戚,又是鄰居,本就該親上加親的,感謝法院幫忙,以后我們會和睦相處的。”烈日下,道路的“進化”也就此完成。
編輯: 蔡繼濤 曹波
文章出處: 恩施市人民法院